利用六颗Bicon种植体和一个九单位的金属烤瓷套筒固定桥进行修复,并在七年后重新评价。此病例说明Bicon种植体的简易的临床应用及长期可靠性。 | ||
![]() |
1. | 术前的X光片显示:成釉细胞瘤. |
![]() |
2. | CAT扫描显示的成釉细胞瘤。. |
![]() |
3. | 下颌切除术及口外固定后的术后X光片。. |
![]() |
4. | 髂嵴骨移植及钛板固定修复下颌骨后的X光片。 |
![]() |
5. | X光片显示植入六颗种植体后,注意牙槽骨的水平,以及种植体完全位于邻牙的根方。 |
![]() |
6. | 暴露种植体手术中露出的黑色愈合帽。 |
![]() |
7. | 六颗永久的无肩基台就位。10.0mm基台的冠方位于邻牙牙冠的根方。 |
![]() |
8. | 六颗Bicon无肩基台周围有过多的软组织愈合形成。这些过多的软组织将要沿骨膜的水平位置切除。 |
![]() |
9. | 形成丙烯酸片,在在14天的软组织愈合过程中其将作为术后夹板的敷料(夹板塞制剂)。 |
![]() |
10. | 修整丙烯酸胶片。 |
![]() |
11. | 口内试戴抛光后的丙烯酸胶片。 |
![]() |
12. | 骨膜过多的软组织切除术后,放置牙周塞制剂。 |
![]() |
13. | 将牙周塞制剂夹在丙烯酸片下,在软组织的愈合过程中保持固定。 |
![]() |
14. | 在第一次修复就诊时使用病人原有义齿作为临时修复体。 |
![]() |
15. | 取模和记录咬合关系后,将重衬的现有修复体戴入。 |
![]() |
16. | 制作支架蜡型之前,技师通过塑料矫正帽修整石膏模型。 |
![]() |
17. | 在第二次修复就诊时,将矫正帽安放在基台上。 |
![]() |
18. | 用1557 “Great White”钨钢钻调改基台。 |
![]() |
19. | 石膏模型上的金属支架。 |
![]() |
20. | 检查金属支架的内部是否合适。 |
![]() |
21. | 在铸件上记录咬合关系。 |
![]() |
22. | 在第三次修复就诊时,无需粘接将修复体戴入六个Bicon隐匿肩式基台上。 |
![]() |
23. | 注意完全没有附着龈。 |
![]() |
24. | 术后7年的X光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没有出现骨吸收。 |
![]() |
25. | 术后7年软组织的颌面观。尽管没有附着龈,依然没有出现种植体周围炎或骨吸收。 |
![]() |
26. | 只有一个基台上有牙石。 |
![]() |
27. | 被洁牙医生每年清洁数次的已经使用7年的义齿的颊侧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