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例展示上颌无牙颌的即刻种植和即刻负重,并用一体化基台冠修复。全过程只需三次就诊,总共96天。 | ||
![]() |
1. | 术前的唇颊侧观。 |
![]() |
2. | 术前的![]() |
![]() |
3. | 术前的X光片。 |
![]() |
4. | 拔除残根。 |
![]() |
5. | 用2.0mm的先锋钻进行初步备洞。 |
![]() |
6. | 利用平行杆帮助先锋钻预备的牙槽窝达到合适的轨道。 |
![]() |
7. | 插入的三根平行杆。 |
![]() |
8. | 蓝色的3.5mm扩孔钻扩大成形。 |
![]() |
9. | 红色的4.0mm扩孔钻扩大成形。 |
![]() |
10. | 刮除扩孔钻上收集到的骨组织。 |
![]() |
11. | 5.0mm扩孔钻在50RPM转速下扩大成形,无需冲水。 |
![]() |
12. | 植入种植体。 |
![]() |
13. | 植入第二颗种植体。 |
![]() |
14. | 8颗种植体的![]() |
![]() |
15. | 肩台深度量尺插入种植体内径,确定合适的肩台高度。 |
![]() |
16. | 5.0mm x 2.0mm肩式基台插入在2.0mm的种植体内径。 |
![]() |
17. | 5.0mm x 2.0mm肩式基台插入3.0mm的种植体内径。 |
![]() |
18. | 插入第四个基台。 |
![]() |
19. | 5.0mm x 4.0mm肩基台插入3.0mm的种植体内径。 |
![]() |
20. | 8颗指压就位的肩式基台。 |
![]() |
21. | 戴上真空成型模板,确定基台是否合适。 |
![]() |
22. | 三颗短的一体式丙烯酸套筒及4.0mm直径的肩式基台。 |
![]() |
23. | 在4.0mm的肩式基台上安放一个长的一体式丙烯酸套筒。 |
![]() |
24. | 8颗就位的丙烯酸套筒的![]() |
![]() |
25. | 将Dentsply生产的复合材料“Integrity”挤放在套筒的周围,形成一连接体。 |
![]() |
26. | 调改连接体,适合真空成型模板的戴入。 |
![]() |
27. | 在真空成型模板每个牙位上打孔,作为复合材料的排溢孔。 |
![]() |
28. | 将复合材料挤放在每个牙位![]() |
![]() |
29. | 充满复合材料的模板覆盖在变硬的连接体上。 |
![]() |
30. | 取下模板。 |
![]() |
31. | 蓝色印记处提示需要调![]() |
![]() |
32. | 临时义齿的唇颊侧观。 |
![]() |
33. | 在临时义齿上缺少复合材料填充的地方添加复合材料。 |
![]() |
34. | 取下临时义齿进行塑形和抛光。 |
![]() |
35. | 重新戴入抛光后的临时义齿。 |
![]() |
36. | 抛光后的临时义齿。 |
![]() |
37. | 病人第一次就诊结束时病人的微笑。 |
![]() |
38. | X光片显示8颗即刻植入和负重的种植体。 |
![]() |
39. | 种植体植入79天后病人第二次就诊刚开始时的微笑。 |
![]() |
40. | 病人第二次就诊时临时义齿的情况。 |
![]() |
41. | 病人第二次就诊开始时拍的X光片。 |
![]() |
42. | 病人第二次就诊开始时拍的X光片。 |
![]() |
43. | 病人第二次就诊时的肩式基台。 |
![]() |
44. | 拆除前的肩式基台。 |
![]() |
45. | 将白色印模柱插入3.0mm的种植体内径,用于记录咬合关系。 |
![]() |
46. | 将黑色印模柱插入2.0mm的种植体内径。 |
![]() |
47. | 当病人利用右侧的临时义齿咬合时,将红色树脂放置在印模柱周围,记录咬合关系。 |
![]() |
48. | 确定右侧印模柱有足够的咬合间隙。 |
![]() |
49. | ![]() |
![]() |
50. | 双侧的咬合记录。 |
![]() |
51. | 取下右侧的咬合记录。 |
![]() |
52. | 将白色印模柱插入3.0mm的种植体内径,之后敲击就位。 |
![]() |
53. | 将白色印模柱插入3.0mm的种植体内径,之后敲击就位。 |
![]() |
54. | 印模材料挤放在最终就位的印模柱周围。 |
![]() |
55. | 印模材料挤放在最终就位的印模柱周围。 |
![]() |
56. | 在黑色背景下比色,并数码成像传输给技工。 |
![]() |
57. | 种植体内径及龈袖口的![]() |
![]() |
58. | 病人第二次就诊结束前重新安放的肩式基台。 |
![]() |
59. | 重新戴入的临时义齿。 |
![]() |
60. | 病人第二次就诊结束时的微笑。 |
![]() |
61. | 8颗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
![]() |
62. | 一体化基台冠及透明丙烯酸定位模板。 |
![]() |
63. | 透明丙烯酸模板, |
![]() |
64. | 安在直柄上的调改过的白色临时基台与一体化基台冠的长轴在同一直线上。 |
![]() |
65. | 人第三次就诊开始时临时义齿的唇侧观。 |
![]() |
66. | 肩式基台取下前。 |
![]() |
67. | 种植体内径及龈袖口的![]() |
![]() |
68. | 在龈袖口之间作一斜行的减张切口。 |
![]() |
69. | 完成斜行减张切口后牙槽嵴的![]() |
![]() |
70. | 戴入一体化基台冠。 |
![]() |
71. | 戴入第二颗一体化基台冠。 |
![]() |
72. | 就位的第二颗一体化基台冠。 |
![]() |
73. | 戴入第三颗一体化基台冠。 |
![]() |
74. | 戴入第四颗一体化基台冠。 |
![]() |
75. | 透明丙烯酸定位模板帮助四颗一体化基台冠的初始就位。 |
![]() |
76. | 轻敲透明丙烯酸模板帮助一体化基台冠的最终就位。 |
![]() |
77. | 透明丙烯酸模板引导就位力沿基台柱的长轴传递。 |
![]() |
78. | 牙线检查显示邻面接触过紧。 |
![]() |
79. | 取下侧切牙,调磨邻接面。 |
![]() |
80. | 蓝色咬合纸指示接触区。 |
![]() |
81. | 用直柄上的调改过的白色临时基台将侧切牙重新就位。 |
![]() |
82. | 戴入左侧切牙一体化基台冠。 |
![]() |
83. | 透明丙烯酸模板引导就位力沿基台柱的长轴传递。 |
![]() |
84. | 牙线检查显示邻面接触良好。 |
![]() |
85. | 病人第三次就诊结束前,就位的最终修复体。 |
![]() |
86. | 戴上硬丙烯酸咬合保持器,可以稳定病人的咬合关系,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同时,假如一体化基台冠有松动的话,它还可以帮助病人重新戴入修复体。 |
![]() |
87. | 种植体植入96天后的X光片显示就位的一体化基台冠。 |
![]() |
88. | 种植体植入96天后的X光片显示就位的一体化基台冠。 |
![]() |
89. | 病人第四次就诊开始时的微笑,发现两中切牙的长度不一致。 |
![]() |
90. | 一体化基台冠就位4天后的唇颊侧观。 |
![]() |
91. | 一体化基台冠的唇侧观显示右中切牙的长度需要截短。 |
![]() |
92. | X光片显示右中切牙一体化基台冠的近中底部和骨存在潜在的干涉。 |
![]() |
93. | 调磨右中切牙一体化基台冠的近中底部,以便于其进一步的就位。 |
![]() |
94. | 抛光调磨过的一体化基台冠。 |
![]() |
95. | 上颌右中切牙的重新就位。 |
![]() |
96. | 戴入一体化基台冠4天后的右侧面观。 |
![]() |
97. | 戴入一体化基台冠4天后的左侧面观。 |
![]() |
98. | 戴入一体化基台冠4天,及即刻负重种植100多天后的唇颊侧面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