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例显示以下的多样性:原种植体骨结合失败后的即刻种植、取印模、记录咬合关系、制作临时义齿,和戴入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 | ||
![]() |
1. | 九颗已结合的Bicon种植体及宽为5.0mm的肩式基台。 |
![]() |
2. | 图示三颗宽为5.0mm的肩式基台,其中两颗上有5.0mm的排龈管,其旁边为原种植体失败将要进行即刻种植的位置。 |
![]() |
3. | 扩孔钻在50RPM的转速下对牙槽骨行扩大成形,无需冲水。 |
![]() |
4. | 预备好的牙槽骨。 |
![]() |
5. | 深度量尺检查种植体内径的深度是否合适。 |
![]() |
6. | 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 |
![]() |
7. | 制作临时义齿前将排龈管安放在基台上,这样可以稳定新种植体使其形成骨结合。 |
![]() |
8. | 中切牙处种植体形成骨结合前的一体式临时义齿,这些基台仅用指压就位。 |
![]() |
9. | 在取种植体水平转移印模前,十个肩式基台在被取下前。 |
![]() |
10. | 取下一个5.0mm宽的的基台。 |
![]() |
11. | 插入转移印模柱前的十个种植体内径。 |
![]() |
12. | 七个直径为3.0mm的种植体上安放白色印模柱,三个直径为2.0mm种植体上安放黑色印模柱。 |
![]() |
13. | 取模。 |
![]() |
14. | 灌注软组织模型前在直径为2.0mm的印模柱上安放黑色种植体代型。 |
![]() |
15. | 在直径为3.0mm的印模柱上安放相应的白色种植体代型。 |
![]() |
16. | 利用印模柱及丙烯酸记录咬合关系。 |
![]() |
17. | 重新戴入临时义齿前安放5.0mm x 8.0mm的肩式基台。 |
![]() |
18. | 在等待制作一体化基台冠的过程中,只需用指压的力量重新插入基台用于戴入临时修复体。 |
![]() |
19. | 软组织模型上的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 |
![]() |
20. | 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的舌侧![]() |
![]() |
21. | 牙冠![]() |
![]() |
22. | 真空成型的模板也用于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的口内定位。 |
![]() |
23. | 取下三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后的软组织模型。 |
![]() |
24. | 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的镜观。 |
![]() |
25. | 戴入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前的种植体内径。 |
![]() |
26. | 完全就位前先插入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 |
![]() |
27. | 利用压舌板将Bicon一体化基台冠敲击就位,压舌板用来减缓牙冠的受力。 |
![]() |
28. | 十颗Bicon一体化基台冠的![]() |
![]() |
29. | 术后X光片中可见6.0mm x 5.7mm的短种植体。 |
![]() |
30. | 术后X光片。 |
![]() |
31. | 术后X光片。 |
![]() |
32. | 术后X光片。 |
![]() |
33. | 术后X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