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过薄的牙槽嵴来说,通常需要植骨,套筒冠或套管覆盖义齿修复技术可以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虽然是可摘义齿,但病人会感觉义齿的稳定性就和固定修复体一样。双侧各植入三颗种植体,就可以很理想地支撑此类修复体。Bicon实心的直基台和角度基台、以及其360度全方位定位不但便于制作,还能为套筒冠修复提供额外的美观效果,因为基台本身就可以作为初级的牙冠。虽然在下面的临床病例中,基台的位置对于套筒冠修复来说不算很典型,但还是可以很清楚地描述该技术。  | ||
| 
 1.  | 
记录咬合关系的颌堤。 | |
| 
 2.  | 
记录初始的咬合关系。 | |
| 
 3.  | 
将黑色的塑料印模柱插入2.0mm的种植体的内径。 | |
| 
 4.  | 
轻敲印模柱使其在种植体内径中就位。 | |
| 
 5.  | 
在印模柱周围注射印模材料,取种植体水平转移印模。 | |
| 
 6.  | 
黑色的印模柱和金属的种植体代型。 | |
| 
 7.  | 
将塑料印模柱及金属种植体代型作为一个整体插入印模上。 | |
| 
 8.  | 
灌注石膏模型前的印模。 | |
| 
 9.  | 
预备研磨基台,使其上部形成一个3.0mm长的2°的锥度。 | |
| 
 10.  | 
石膏模型上的研磨基台。 | |
| 
 11.  | 
就位在研磨基台上的六颗独立的金属帽。 | |
| 
 12.  | 
马蹄形的金属连接体。 | |
| 
 13.  | 
在金属帽上的马蹄形连接体。 | |
| 
 14.  | 
黄色塑料定位模具帮助研磨基台的初步戴入。 | |
| 
 15.  | 
塑料定位模具帮助第二颗研磨基台的初步戴入。 | |
| 
 16.  | 
轻敲基台使完全就位于种植体内。 | |
| 
 17.  | 
取下定位模具。 | |
| 
 18.  | 
最终就位的六颗研磨基台。 | |
| 
 19.  | 
就位在研磨基台上的六颗独立的金属帽。 | |
| 
 20.  | 
在独立的金属帽上的马蹄形连接体。 | |
| 
 21.  | 
将红色丙烯酸树脂注射在马蹄形连接体的孔内。 | |
| 
 22.  | 
将马蹄形连接体安放在六颗独立的金属帽上。 | |
| 
 23.  | 
将印模材料注射在金属帽和连接体上,将其在转移印模中一起取出。 | |
| 
 24.  | 
在就位的基台上记录 | |
| 
 25.  | 
新的工作模型上的马蹄形连接体和金属帽将会被加工成最终的修复体。 | |
| 
 26.  | 
模型上的最终修复体。 | |
| 
 27.  | 
模型上的最终修复体。 | |
| 
 28.  | 
套筒修复体组织面观展示出金属帽。 | |
| 
 29.  | 
种植体内径和无牙的颌面。 | |
| 
 30.  | 
将研磨基台插入种植体内径。 | |
| 
 31.  | 
将研磨基台插入义齿内帮助其定位于相对应的种植体内径。 | |
| 
 32.  | 
义齿作为定位模板帮助研磨基台的定位。 | |
| 
 33.  | 
黄色塑料定位模板确定基台安放的正确性。 | |
| 
 34.  | 
轻敲研磨基台就位于种植体内径。 | |
| 
 35.  | 
轻敲研磨基台使其完全就位。 | |
| 
 36.  | 
就位的基台。 | |
| 
 37.  | 
戴入套筒冠义齿。 | |
| 
 38.  | 
戴入套筒冠义齿。 | |
| 
 39.  | 
检查咬合关系。 | |
| 
 40.  | 
完成的修复体。 | |
| 
 41.  | 
X光片显示六颗研磨基台。 | |